tel 092-271-3767
MAP 中国書店ホーム 小社出版物のご案内 書籍検索 新聞・雑誌 特選古書 特定商取引に関する法律に基づく表示 店舗のご紹介 お問い合わせ

新着詳細 [前のページへ戻る]


中华民国史(全三十六册)李新总主编,中华书局入荷しました。   [ 2011/11/29 ]

中华民国史(全三十六册)

作者: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出版社:中华书局

価格80,000円(本体)

编辑推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持编纂的、三十六册《中华民国史》由中华书局出版。据悉,《中华民国史》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是中华民国史研究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学术成果,在学术界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地位。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华民国史》(十六册)、《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十二册)、《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八册)。

据介绍,《中华民国史》作者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还原民国历史的本来面目。该部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按“中华民国的创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历史时段,分为十二卷十六册。《中华民国史大事记》吸取编年体史书的优点,以“大事突出,要事不漏”为取材原则,围绕民国时期各阶段统治政权的活动这一中心,逐年、逐月、逐日并以大事、要事的重要程度,编排1905年至1949年间发生的历史大事。纪事范围既包括政治、军事、外交等重要方面,还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甚至天灾地变等社会生活层面。《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则选取民国年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代表人物近千人,撰写人物简传。

中华民国史研究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1956年,国家科学发展12年规划首次将编纂民国史列入其中。1961年,在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之际,曾经亲历辛亥革命的前辈董必武、吴玉章等,又提议开展民国史研究。197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将民国史研究列入国家出版规划。随后,此项任务交由中国科学院(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时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的著名史学家李新先生,受命领衔组建研究团队,在“文化大革命”的困难环境下,开始了民国史研究。1978年,《民国人物传》第一卷由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中华民国史》第一卷亦由中华书局出版。民国史研究作为中国历史研究的新兴学科由此而起步。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中华民国史》系列研究的煌煌大作由中华书局一次出齐,可谓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一件大事。

《中华民国史》是民国史学科的奠基之作,也是代表了国内民国史研究水准的代表性论著。这是数千年的中国历史、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值得后人记述的历史时段,也是距离当下最近、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仍然具有历史启迪的时段。举凡这一历史时段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关键的历史节点,活跃的重要人物,这一时段中国的内政、外交、战争、革命等等所反映出的政治的、军事的、外交的、经济的问题,都在该书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

作者简介李新,《中华民国史》总主编,当代历史学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以研究民国史、中共党史著称。
汪朝光,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内民国史研究的知名专家。著有《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等。
杨天石,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内民国史研究,尤其是蒋介石的研究的知名专家。著有《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等二十余种。
罗志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学者。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等。




1.《中华民国史》由当代著名民国史专家、原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新先生担任总主编。主要作者包括民国史研究室研究人员,以及当今学术界部分近现代史研究的专家,其中大多数为该研究领域有着长期研究积累的著名学者。
2.《中华民国史》是国内首部以“中华民国史”冠名的多卷本著作,是目前民国史学科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国内民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3.2011年10月,将迎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中华民国史》作为纪念辛亥革命的重要著作,被列入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重大的社会反响。


图书目录第一卷(11894-1912)
第一章清朝统治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列强的侵入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四章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
第五章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第六章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革命斗争
第七章各阶层人民自发反抗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八章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
第九章同盟会革命活动的挫折和国内中部地区革命组织的发展
第十章保路风潮
第十一章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
第十二章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第二卷(1912-1916)
第一章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国内政局
第二章北洋军阀集团与同盟会矛盾的尖锐化
第三章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和善后大借款
第四章二次革命及其相关的斗争
第五章民国初年的社会经济和财政状况
第六章北洋政府封建专制统治制度的确立
第七章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和袁世凯称帝
第八章中华革命党和欧事研究会坚持反袁斗争
第九章护国战争的发动与帝制取消

第三卷(1916-1920)
第一章袁世凯死后的国内政局
第二章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
第三章西南军阀的纷起
第四章孙中山南下护法和南北战争
第五章段祺瑞的卖国与独裁
第六章南北议和
第七章五四运动
第八章直皖战争

第四卷(1920-1924)
第一章动荡中的南北政局
第二章第一次直奉战争及战后政治
第三章西南的“联省自治”与军阀混战
第四章孙中山的奋斗与转向
第五章黎元洪被逐与曹锟贿选
第六章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北京政变
第七章1920年代的中国经济

第五卷(1924-1926)
第一章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的北京政治
第二章善后会议:和平统一的最后尝试
第三章初期国共合作
第四章五卅事件及其引发的大规模群众运动
第五章北伐前中外关系格局的演变
第六章南北军阀混战与临时执政府的终结
第七章南北军政格局的攻守势易

第六卷(1926-1928)
第一章北伐初期的胜利与东南、西北、西南的形势变化
第二章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与北洋军阀以奉系为中心的联合
第三章列强分化中国革命与蒋介石发动政变
第四章武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与汪精卫集团分共
第五章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和北洋军阀政权的覆灭

第七卷(1928-1931)
第一章国民政府统一局面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的内政与外交
第三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和战争
第四章反蒋派大联合与中原大战
第五章发展中的国共矛盾及南京政府的“剿共”战争
第六章国民党内矛盾的发展和各派联合统治的确立

第八卷(1932-1937)
第一章“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伪满洲国的成立
第二章华北军民抗战的开展和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第三章国民党统治的加强
第四章国民政府对苏区的“围剿”
第五章华北事变和国民政府的对策
第六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第七章西安事变
第八章国民党由内战转向抗日
第九章国民政府的财政金融
第十章国民政府的经济
第十一章国民政府的教育和学术研究

第九卷(1937-1941)
第一章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第二章抗战爆发初期的对日作战
第三章国民政府战时政治体制的确立和运作
第四章正面战场的继续作战
第五章日本的以华治华策略与汪精卫集团降日
第六章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正面战场
第七章相持阶段到来后的敌后战场
第八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局部危机国统区的民主宪政与民众救亡运动
第九章国统区的经济
第十章日伪对沦陷区的统治
第十一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中外关系

第十卷(1941-1945)
第一章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第二章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
第三章抗日后期的国统区
第四章抗日战争后期的敌后解放区
第五章抗日战争后期的沦陷区
第六章中国对同盟国的外交关系
第七章豫湘桂战役与中国战场的局部反攻
第八章战后中国政治的设计和争执
第九章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十一卷(1945-1947)
第一章抗战胜利与战后初期的国内政治
第三章战后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第四章国内冲突的焦点——东北
第五章全面内战的爆发与国共关系的破裂
第六章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与统治危机

第十二卷(1947-1949)
第一章国民党最后的总动员
第二章国民党军战略攻势地位的丧失
第三章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和国民党强化统治的措施
第四章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失败(上)
第五章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失败(下)
第六章国民党政府财政和社会经济的总崩溃
第七章蒋介石引退和北平和平谈判
第八章中华民国的覆灭
第九章国共对外政策
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書店ホーム 小社出版物のご案内 書籍検索 新聞・雑誌 冬期セール 特定商取引に関する法律に基づく表示 店舗のご紹介 お問い合わせ
Copyright(C) 2000 All Right Reserved By 中国書店 TM
〒812-0035 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5-23  TEL 092-271-3767  FAX 092-272-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