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淮北烈山窯址(全2冊)
編著者 :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 : 文物
定価 : 44,000 円
出版年 : 2022/08 月
淮北烈山窯址(全二冊)
烈山窯跡は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鎮烈山村に位置。時代は唐代末期から元代晚期。2017、2018年に発掘を実施し、窯爐6基、道路1本、灰溝14本、灰坑52個、墓葬4基を整理した。各時期の陶瓷器と窯具破片が多く出土し、復原可能な遺物標本は4000余点に上る。生活用具、建築部材、玩具と各種装焼窯具が主な製品である。本書は、2017年の発掘過程におけるミスを詳細に叙述し、当時の発掘過程や窯跡に対する発掘者の認識過程を復元。烈山窯の製瓷技術、胎釉成分、焼成温度、燃料来源などを研究。オールカラー。
烈山窯址位於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烈山村,處於濉河的支流雷河東岸,時代自唐代末期至元代晚期。2017年和201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對烈山窯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700平方米。
窯址分為三個區域,Ⅰ區為金元窯址區、Ⅱ區為唐末至北宋窯址區,Ⅲ區為漢代窯址區。發掘共清理各類遺跡70餘處,有窯爐6座、道路1條、灰溝14條、灰坑52個、墓葬4座。出土了數以噸計各時期陶瓷器和窯具殘片,可復原的遺物標本有4000餘件,主要產品是生活用具、建築構件、玩具和各種裝燒窯具。比較有特色的是定燒的“公用”“黃一郎宅”等瓷器,黃釉印花大磚類建築構件和刻有“鞏縣”字樣素燒瓷。
烈山窯是安徽省首次發現並確認兼燒宋三彩的瓷窯址。窯址發現的幾座窯爐屬於北方典型的馬蹄形饅頭窯,窯爐建造技術較高,窯爐形體及裝燒量較大,其中Y4窯室面積近24平方米,火膛又大又深,有10平方米左右,窯爐總長達12米。烈山窯址並沒有發現爐渣,在金元窯爐的火門內發現多層木灰燼,說明烈山窯是採用柴燒。
烈山窯址周圍瓷土資源豐富,燃料充足,並且借用雷河、濉河與大運河便利的水系向南北方運輸外銷瓷器。烈山窯作為通濟渠安徽段大運河沿岸的瓷窯址是南北方制瓷技術交流的一個重要中轉站。安徽大運河遺址考古發掘過程中出土了大量的貿易瓷器,其中就有烈山窯生產的產品,烈山窯生產的瓷器通過大運河行銷國內多地。
本報告有以下特色:
第一、2017年最初的發掘是地方考古單位搶救性清理,編寫者沒有予以避諱,而是詳細描述了在發掘過程中存在的失誤,真實還原了當時的發掘過程以及發掘者對窯址的逐步認識過程。
第二、該報告遵循客觀描述與研究成果分開編寫的原則。報告中按單位報導出土遺物,使遺物還原到最初的發掘單位之中,讓讀者能夠瞭解當時遺物堆積埋藏環境和遺跡相互之間的關係。
第三、報告整理引入科技考古參與其中。發掘者與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等科技檢測單位合作,針對烈山窯的制瓷技術、胎釉成分、燒成溫度、燃料來源等問題進行了專門研究,研究手段多樣,研究成果更加科學規範。
第四、報告採用全彩印刷,把過去放在書末的圖版隨文字編排。目前,已有多個瓷窯類考古報告將原放書末的圖版放于正文中。此報告將所有類別的產品、窯具以全彩照片公佈出來,尤其是反映制瓷技術的遺物均採用特寫的方式公佈,使讀者能夠全方位地瞭解烈山窯產品制瓷技術的發展和演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