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徽州民間珍稀文献集成(全30冊)
編著者 : 王振忠主編
出版社 : 復旦大学
定価 : 500,000 円
出版年 : 2018/02 月
近三十年来,中国各地都陸続発現了不少民間文献,其中,徽州文書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種。大批徽州文書的発現,歴史学者得以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諸多細節,理清原本面貌模糊的問題,細致地展現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実態。較之其他区域的民間文書而言,徽州文書所独具的優勢在於――具有相当規模的同類文書前後接続、自成体系,而且,各類文書又可彼此補充、相互印証。因此,徽州文書的大批発現,為人們開啓了明清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史、経済史研究中的許多新課題,使得以往無従下手的許多研究,一下子増添了不少内容翔実而生動的新史料。這些資料的整理和研究,極大地推動了明清社会文化史、経済史研究的深入。
迄今為止,徽州文書的収集、整理和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来徽州文書的再度大規模発現,使其已由一般人難以企及的珍稀文献,一変而為明清史学工作者案頭常備的一般史料。此次発現称為徽州文書的“再発現”――亦即除了文書数量的増加之外,還将対狭義的文書(契約)研究転向全方位民間文書、文献的研究。此一“再発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国内其他区域文書的収集、整理和研究,其中,清水江文書的再度大規模発掘,就是最為顕著的一個例子。
上述這批資料,大多皆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来由民間収蔵家経精心挑選而得到的珍稀文献,具有重要的学術価値。在此,必須強調的是,近年来,在民間文書収集与研究持続昇温的情況下,動輒以数十万件土地契約収蔵引以自傲的機構不只一二家。不過,土地契約在皖南民間随処可見,最便於収集且易成規模,但這并不是徽州文書的全部。総体上看,汗牛充棟、制式化的土地契約,就其内容的豊富性而言,遠不足以与這些文書抄本、稿本相提并論。在徽州,各類史料相互印証,有很好的“史料環境”。近年来不少人反復強調的所謂帰戸性,并不是判定具体文書価値高低之唯一標准。在目前,我們利用徽州文書従事明清以来中国史的研究,更迫切需要的是一些高質量的関鍵性史料。[口/カ]外,就史料的収集情況来看,由於収蔵市場的昇温,明清史料之大規模発現,這可能是最後的一次機会。如果不加緊収集、整理和刊布,許多珍貴的文書将会很快散佚。従這個角度来看,無論花多大的力気去収集,応当都不過分。而整理和出版此類的珍稀文献,対於学術研究之推進作用不言而喩。
不過,就目前徽州文書資料的整理与出版来看,仍然存在着両個方面的不足:
其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来,無論是公蔵機構還是私人収蔵家,都積累了相当多的徽州文書。而迄今為止出版的徽州文書,則以公蔵機構的土地契約占絶大多数。
其二,徽州文書的数量極為厖大,但因其分散於各類公蔵機構以及私人収蔵家手頭,迄今得以披露者仍然只占極少部分。
有鑑於此,《徽州民間珍稀文献集成》以民間収蔵家収集的文献為主,化私為公,譲祖先伝下的故紙化身千百,永世流伝。叢書在更為広闊的歴史文献学視野中収録徽州日記、商書(商業書和商人書)、書信尺牘、訴訟案巻、宗教科儀、日用類書、雑録、啓蒙読物等,所収文献具有重要的学術価値。文献的現存形態既包括稿本、抄本,又包括具有徽州特色的刊本、富有学術価値的徽州印刷品,以及一些成規模的抄件。
這些文献都是首度向学界披露的珍稀文献,対於商業史、歴史地理、社会史、法制史以及伝統文化与遺産保護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術価値,仮以時日,形成規模,必将開啓“徽学”以及明清以来中国史研究中的許多新課題,進一歩推動明清社会文化史、経済史研究的深入。
作者簡介:
王振忠,1964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考入復旦大学歴史系,1986年考入本校中国歴史地理研究所,1992年春獲歴史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担任歴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学歴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長。現任中国地理学会歴史地理専業委員会委員、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委理事、中国明史学会、上海史志学会理事,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員科研基金評審専家。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学術委員会委員,上海社会科学院歴史研究所研究生導師。并担任《歴史地理》、《徽学》等刊物編委。歴任武漢大学、中山大学、貴州大学、上海師範大学、安徽師範大学等相関研究機構的兼職教授、学術委員会委員。曾兼任復旦大学歴史系、文史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主要従事歴史地理、明清以来中国史、社会史、徽学及域外文献研究。独立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項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歴史地理創新基地項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項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曾赴日本、法国、土耳其、澳大利亜、台湾、香港等地参加重要的国際学術会議及講学,与海内外学界同行有着密切的長期聯系,受聘担任日本国文学研究資料館档案研究系古文書研究項目合作教授,参与多項国際合作項目,并具体組織、主持過数次重要的学術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