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092-271-3767
MAP 中国書店ホーム 小社出版物のご案内 書籍検索 新聞・雑誌 特選古書 特定商取引に関する法律に基づく表示 店舗のご紹介 お問い合わせ

書籍詳細 [前のページへ戻る]



書名 : 近代環境資源調査資料(南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資料叢刊)(21冊)
編著者 : 林杉、張水清主編
出版社 : 鳳凰
定価 : 316,000 円
出版年 : 2017/07 月

近代環境資源調査資料:21冊(精装)、出版社: 鳳凰出版社
主編: 林 杉 (華中農業大学)、張水清(河南農業科学院)

土地、空気、植物等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也是人類文明発展的基本条件。在人類歴史上,古巴比倫、古埃及等古典文明都誕生在気候適宜与土壌肥沃的地区。現代歴史研究也証実很多古文明的衰落都与自然資源衰竭、環境悪化等因素有関。人与自然的密切関系長期以来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認識,直到人類歴史進入現代階段,在工業化大生産支持的資本主義制度下,人類不可厭足的需求与自然資源供給之間的矛盾変得日益突出,“大自然的吝嗇”才開始引起有識之士的注意。
十八世紀末期,英国経済学家馬爾薩斯注意到不断地人口増長与糧食供応之間的潜在矛盾。他的核心命題是基於数学計算,人們不難以同様的計算方式認識到人類需求与其他自然資源的矛盾。十九世紀後半期,生態学思潮興起,“大自然的内務系統”(動植物之間以及与其生存環境之間的関系)開始引起科学的関注。在多種認識的共同作用下,到二十世紀初,環境資源的保護開始成為学術話題。一九四九年,著名哲学家伯特蘭。羅素説他“主要関心的是保護好世界上的一切自然資源”,包括“保護好歴史文物古跡、自然美景,維護好公共道路及設施等”。 七十年代,在英、美等国家掀起了声勢浩大的環境保護運動。一九七二年六月,聯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徳哥爾摩召開了由政府代表、科学家等出席的人類環境会議。会議提供了一[イ分]由経済学家与生物学家完成的参考材料,標題“只有一個地球”。這次会議決議通過了《聯合国人類環境宣言》。其中対人類与環境的関系、人類的環境権利与責任、経済発展与環境,環境資源保護等問題作了充分表述。
中国古代対環境資源的認識産生於長期的農業経験,古代農業極度依頼土壌、水源、気候等自然条件,所以古人対很早就有了対土質差別、歳時節令的認識,有関記載見於《書 禹貢》、《礼記 月令》等儒家経書。作為古代思想背景的一般観念,表征并尊重万物内部秩序的“自然”観念在道家哲学伝統中歴来得到高度的重視。雖然有這些優良的支持,但在伝統政治一治一乱的循環更替下,人的需求与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従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由於生態破壊造成的各種自然災害,頻頻見於史書的記載。甚至到了近代,水災、旱災、沙塵、蝗災等也還是常見的自然災害。
民国建立以後,出於増加農業生産等経済目的,政府方面先後頒布了自然資源保護与利用方面的有関法規。包括《森林法》(1914年)、土地法(1930年)、狩猟法(1932年)、水利法(1942年)等,其中狩猟法対狩猟器具的管理与使用、狩猟的季節規定、受保護的鳥獣等有関方面作了規定。一九四九年以後,国家建設中強調経済目標,経過“大躍進”、“文革”等運動,大量開荒、[石欠]伐以及未能有効管理的工業建設,造成厳重的環境破壊。一九七二年,出現大連湾、官庁水庫水汚染事件。同年,根据周恩来総理的指示,中国政府派代表出席了聯合国的環境会議。次年八月,在北京召開了全国第一次環境保護会議,此後,中国的環保工作開始納入国家議事日程。
在歴史研究領域中与環保思潮相応的是環境史学的興起。環境史学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興起於美国,随即発展壮大,成為一種主流的歴史叙事。上世紀末,環境史学伝播到中国,這種新的学術範式与中国伝統的歴史書写有相応之処,而対正在経歴快速工業化,環境問題突出的中国来説,環境史学更有其現実的意義。為了推進有関的研究,并与国家“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参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八大報告)相応,我們収集了有関文献編輯為《近代環境資源調査資料》。
広義的環境資源包括所有影響人類生存与発展的各種自然因素,如大気、水、土地、森林、草原、自然景観、郷村等等。在本編中,主要包括水文、水利,気候、土壌等項,資料以調査報告,観測記録、統計匯編為主。本編中部[イ分]資料并非純粋的環境考察報告,在当時或出於水利建設、農業等実用目的,然而作為歴史材料,却可以提供長期観察的有関数据,故而一并収録。





中国書店ホーム 小社出版物のご案内 書籍検索 新聞・雑誌 冬期セール 特定商取引に関する法律に基づく表示 店舗のご紹介 お問い合わせ
Copyright(C) 2000 All Right Reserved By 中国書店 TM
〒812-0035 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5-23  TEL 092-271-3767  FAX 092-272-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