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民国園芸史料匯編.第1輯(全13冊)
編著者 : 《民国園芸史料匯編》編委会編
出版社 : 江蘇人民
定価 : 245,000 円
出版年 : 2016/02 月
中国農業起源甚早,現代考古発掘已経発現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活動的歴史遺存。到両周時期,《詩経》等文献対周人的農業生活作了生動記録。在《詩経》中除了菽、粟、桃、李等作物以外,詩人比類取象,還渉及芍薬、蘭、竹等観賞植物。
早期的園芸意識与農業的発展同歩。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河姆渡遺址就発現了距今七千年前的装飾有植物花紋図案的陶片。後世更是以菊花寄托隠逸,以牡丹比擬富貴。蓮是花之君子,蘭是空谷佳人,海棠是花中神仙。這些文学想象対古代的園芸活動産生了巨大的影響。豊富的植物資源、精耕細作的農業伝統与優美的文学想象,共同促進了中国古代園芸事業的発展。
辛亥以後,教育制度日漸完善,園芸教育逐漸興起。一九一二年,江蘇省立蘇州農校最先設立園芸科,成為近代中国歴史上第一個専門的園芸教育機構。一九二二年,国立中央大学的前身国立東南大学成立園芸系,執教者有呉耕民、王太一等。一九二三年,北京農専改建為国立北京農業大学,園芸系有陳費執、夏樹人等。一九二七年,金陵大学設立園芸系,任教者有胡昌熾、葉培忠等。農試場在辛亥以後也獲得了較大発展,到一九一六年,全国有省立綜合農試場十八処,其中規模最大的為畢竟中央農試場,其園芸科一年開展二十余項有関実験。在推動近代園芸事業的発展因素中,全国各地的園芸協会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顕示設園芸専業的大学多有相関協会,組織学術交流、発行書刊。一九二九年春,呉耕民、胡昌熾等人倡議,在南京中央大学園芸系成立了中国園芸協会,有園芸協会編輯的《中国園芸協会会報》一九三四[イ尓]那創刊発行。
近代園芸活動的史料主要包括園芸学校翻訳、編纂的教科書、講義,各園芸協会発行的期刊、専刊,農試場的実験総結報告等。為了有効地推動近代園芸史的研究,我們征集有関文献編纂為《民国園芸史料匯編》。在本輯中,以書刊史料為主,包括園芸教科書、工具書,農試場報告,有関園芸文化的専門著述等。本輯不収録園芸期刊,是因為現存的各種近代期刊読者大多可以方便地利用。需要特別説明的是,近代東亜地区政治状況復雑,地区政権的性質与帰属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説法,反映到園芸文献中,在説明物種産地、統計産量時,往往将某些地区,如我国台湾以及東北地区作為独立国家来表述,這是非常錯誤的。在本輯中,我們為学術研究的目的影印文献,将保存文献的原始面貌,対於其中的錯誤表述,希望読者能批判地加以認識。最後,希望本輯的出版,能方便学者并促進当代的研究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