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造紙書画譜
編著者 : 王強主編
出版社 : 鳳凰
定価 : 79,200 円
出版年 : 2014/10 月
紙的発明,是中国古代人民対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献。在紙産生以前,文字書写的物質載体為泥版、草葉、甲骨,更進則為金石、皮革等等。這些原始的書写媒介,或因自身的物理性質,刻画不便,或由成本高昂,不能広泛使用,因而成為文明伝播与進歩的消極限制。中国古代造紙,伝説始於東漢蔡倫(公元61--121),現代考古学,則発現西漢時期紙質実物的歴史遺存。経学者考証,知道紙的発明,也像其它的偉大事物一様,非一人一時之功。中国古代的造紙術,在蔡倫之後,工芸不断進歩,因其便利生民,故而広泛伝播,至遅到公元七世紀,已遠播至阿拉伯地区,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的歴史進程。
中国古代造紙的文献記録,零星散見於《天工開物》等科技書籍,以及渉及文房清玩的譜録類著作。我們出版的這冊《造紙書画譜》,大約成書於清代中期,原始体制為経折装,左文右図,計有図二十四幀,分別為:蔡侯宅第、造紙始竹、看竹体裁、伐竹作料、浸於池水、去皮存質、[才追]搗如絲、太陽以曝、灰水漿之、役工堆料、始入煌鍋、池水擺洗、二次擺洗、三次擺洗、泡浸灰水、灰水泡料、不堆再漂、納於窖中、用碓舂細、木槽盛之、需以簾床、上搾則実、焙而後干、告厥成功。二十四図,第一幀追溯造紙的原始,其余二十三幀為造紙工芸的流程図解。文字部分,首工序名称,次工序説解,末尾引録前人有関的詩句。引録部分或有未能妥帖者,如“納於窖中”,引欧陽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幾許”云云。其中特別引人注目者,則為“用碓舂細”図引宋代詩人韓維《奉同原甫賦澄心堂紙》詩,原詩有十余韻,図引只截取了四句:当時万杵搗云葉,舗出幾案滑且堅。[炎リ]渓藤骨不足数,蜀江玉屑誰復憐。澄心堂紙,据説出自南唐後主李煜,後世流伝稀少,人或罕見。近代葉徳輝則謂“澄心堂徒有虚名”,観韓詩,或葉説不足据也。
本書的作者,第一図“蔡侯宅第”,説明文字下署“櫟下周開泰識”,後有同名鈐印多方,或即其人,然生平始末無考。按此図、文,為古代造紙工芸之見証,読者置諸案間,可以為清玩,也略能考見先民的物質生活,今倣原書之体制,尺寸略縮,影印行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