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092-271-3767
MAP 中国書店ホーム 小社出版物のご案内 書籍検索 新聞・雑誌 特選古書 特定商取引に関する法律に基づく表示 店舗のご紹介 お問い合わせ

書籍詳細 [前のページへ戻る]



書名 : 新編西夏文字典
編著者 : 賈常業編著
出版社 : 甘粛文化
定価 : 29,300 円
出版年 : 2014/05 月

本書是一部以西夏文形音義為重点、出処翔実的字典。字典用現代漢語音序編排,尽可能地做到准確解読已有材料,合理構擬未知形音,正其形、擬其音、補其已,是一部有新内容的、形音義完備的、既譲専家学者能[句多]利用,又使一般読者能[句多]看[小董]的西夏文字典。該字典所使用的資料,以西夏人編纂的韻書字書為主,其他文献為輔,并吸収了当代有関専家学者的一些優秀研究成果,是一部具有基礎理論研究性質的実用工具書。

《新編西夏文字典》是由寧夏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員賈常業先生進行西夏文字研究考証、捜集整理的綜合性成果,由甘粛文化出版社出版発行。
1032年元昊嗣夏王位,1034年始建年号,1038年称帝,国名大夏,在漢籍中習称西夏,1227年為蒙古所滅。西夏文是公元11―13世紀使用過的民族古文字,西夏滅亡後,西夏主体民族党項族連同其語言文字也逐漸消失。19世紀以後西夏文字文献被発現,之後這種文字和語言便成為学術研究的対象。20世紀以来已有多種大部頭的専著問世,而学者們編撰的西夏文字典也有七八種,先後有原蘇聯傑出的西夏学専家聶歴山用部首編排的《西夏語詞典》手稿(莫斯科:東方文献出版社,1960年版,是近代人所編的第一部西夏文字典,之後的字典大部分吸収了聶歴山的研究成果,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学者,《新編西夏文字典》在聶氏所収西夏字中標注了字典手稿中的出処);日本西夏学専家西田竜雄教授用部首編排的《西夏文字小字典》(東京:座右宝刊行会,1964年刊行);寧夏社会科学院李範文研究員用四角号碼編排的《夏漢字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2008年6月第2次印刷了由李範文編著、賈常業所造西夏字符并増訂、編輯排版的《夏漢字典》);俄羅斯著名西夏学専家克恰諾夫教授編著了用右偏旁(字尾表)検索的《夏俄英漢字典》(日本国荒川慎太郎協助編排,京都大学文学部,2006年発行);北方民族大学景永時研究員与寧夏社会科学院賈常業副研究員合著的《西夏文字処理系統》(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制作了西夏字符和輸入法,解決了電脳録入西夏文字的問題,如今人們在電脳上写作或者印刷刊物和学術著作,完全擺脱了手写或照排等落後手段;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員、民族学与人類学研究所研究員、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史金波先生集50年西夏文学習、研究之功,編纂成国内外第一部《西夏文教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和実用性;寧夏社会科学院李範文研究員編著了《簡明夏漢字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寧夏大学柳常青博士編著有《西夏文電子字典及輸入法軟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近年来,大量西夏原始文献資料不断地刊布,研究人員也随之増多。与此同時,一批新材料陸続面世,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推出。為満足学習、研究的需要,賈常業先生嘗試性地編纂這部用現代漢語音序編排的《新編西夏文字典》,無疑為西夏文字典家族増加了新成員,為学術界査閲和利用西夏文字提供了便利条件,有着重要的学術価値和文献価値。以上不同類型的字典各有特点,互為補充。《新編西夏文字典》本着解決西夏文字中一些不知、不全和誤知的問題,着力於正其形、擬其音、補其義,注重知識創新,具有以下創新之処和特点:

1. 西夏文字輸入法是北方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所長景永時研究員創建的,這個平台保障了字典順利編纂。字典中的西夏文字符是編者在2007版字庫的基礎上,一辺査閲原始文献,一辺修改字符,勘誤了近3000個字符,倣西夏原始文献重新修改制作了一套字形准確的楷書字符。

2.《新編西夏文字典》所用的資料以西夏人編纂的韻書字書為主,其他文献為輔,并吸収了近現代有関専家学者的一些優秀研究成果。経対原始文献《文海宝韻》《音同文海宝韻合編》《五音切韻》《音同》《義同》《番漢合時掌中珠》和其他西夏文献的研究考証,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資料。近両年,捜集到西夏字書与《論語全解》《孝経》《六韜》《孫子兵法三注》《砕金》《三才雑字》《華厳経》等文献中出現的西夏文字就達400多個,使西夏文字的総数増加到6415個,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字中存世最多、体系較完整的文字。因此,本字典不但成為収字最多的西夏文字典,而且具有基礎理論研究性質,渉及西夏文献、文字、音韻和訓詁学等諸多方面。

3. “復原”了佚欠的字形結構。西夏文字的核心是其字形結構,説文解字就是靠字形結構理論支[才掌],它包含着文字的信息,決定着文字音義的走向。《新編西夏文字典》所“復原”的字形結構主要依据原始文献《文海》与《音同文海宝韻合編》,并将史金波、白浜、黄振華先生所著的《文海研究》和[龍/共]煌城先生的《西夏語言文字研究論集》作為研究西夏文字字形結構的範例,“復原”佚欠的字形結構材料近2 000条,這在同類字典中是没有的。

4. 構擬了佚欠的語音材料。西夏文字的語音構擬主要依据原始文献《文海》《音同文海宝韻合編》和《五音切韻》,并采用了[龍/共]煌城先生的擬音系統。由於《文海》上声部分佚亡,写本《文海宝韻》没有反切材料,依据平声擬測上声是考慮到《音同》甲種本将平上声放入同一紐的原因,即利用同居韻原理,采取挙平推上的方式復原了上声佚失的反切擬音材料,在対原有擬音材料作以校定的基礎上,構擬“復原”了近2 000条佚失的反切擬音材料,補充完善了西夏文的語音体系。

5.在西夏文字的字義掲示方面有新突破。西夏文字是義域很寛的表意文字,除訳音字外,毎個字均有本義和引申義。本字典吸収了原始文献《文海》《音同》《番漢合時掌中珠》以及聶歴山《西夏語詞典》手稿等衆所周知的釈義和字義外,還収録了来源於世俗文献与仏教文献中出現且不見於字書的文字和新義項。随着西夏文献不断公布以及相関研究的不断深入,還会有一些文字被発現、還会有一些新的義項被充実。

6.本字典是用現代漢語音序編排的,突出反映了西夏文字的形音義関系以及詳尽的出処。字典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番漢合璧的漢語[才并]音音節索引,以音検索頁碼。第二部分為字典正文,其中,毎一個西夏字均注有漢語[才并]音、漢義、詞性、英文、反切擬音材料以及詳尽的出処等。凡有異体字、訛体字者編在本字之後(新近査找出的字編入“補遺”欄中),主要是為了便於鑑別和正誤対比,将出処不詳的文字編在“備考”欄中;凡有同義字者,参照西夏人所編的同義詞典《義同》的順序,将同義詞組編在一起,便於比較和識読。第三部分為漢語[才并]音全文索引。為便於検索和識読西夏文字,将索引編排成番漢合璧的、以漢語[才并]音検索文字順序号方式,不僅能検索到字典所収録的6 415個西夏字的本義,還可検索到有関文字的引申義。用現代漢語音序編排西夏文字典是一種創新,既符合西夏人以韻与声類為綱編纂字書的方式和貫例,又適合現代人検索識読。





中国書店ホーム 小社出版物のご案内 書籍検索 新聞・雑誌 冬期セール 特定商取引に関する法律に基づく表示 店舗のご紹介 お問い合わせ
Copyright(C) 2000 All Right Reserved By 中国書店 TM
〒812-0035 福岡市博多区中呉服町5-23  TEL 092-271-3767  FAX 092-272-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