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上海図書館蔵善本題跋真跡
編著者 : 上海図書館編
出版社 : 上海辞書
定価 : 500,000 円
出版年 : 2013/12 月
書籍籍題跋的盛行是在清代,這従現存古籍題跋大都是清人所為的表象中即可得出結論。而究其根本,是因為目録、版本、校勘之学真正成為専門、成為顕学是在清代,而這又与清代漢学的興盛有着密切関系。漢学家們整理古籍,由群経而至於子史集類,莫不以弁別真偽為要務,於是検目録、択版本、施校勘成為做学問的必要前提。毎得一書,有所発明,便綴語題識其上,或叙版本異同,或弁字句訛誤,或闡著書旨意,或述撰人仕履。而風気所及,又不局限於専門学問之家。洪北江謂蔵書家類分五等,則撰写題跋者亦是如此。故於蔵書之源流,刻印之精粗,流伝之多寡,価値之貴賎,乃至与書籍相関的友朋交往,経済生活,在題跋中亦毎有論述。可見古籍題跋内容之豊富多彩,其有助於後人治学実非浅尠。清代以降,輯刻題跋成為風気,然偏於私家者多,渉及公蔵者少,在今天看来,其信息資源遠不敷大規模研究整理古籍之需求。
上海図書館蔵有古籍善本178000冊,其中経題跋者多達1700余種,以未経発表者為多;即使已見於刻印者,也常有因刊刻時出現訛奪或業経作者増刪而与原書所題存有差異,此次将各書提抜按原書尺寸四色影印出版,這将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件神采,不失其真。上海図書館是国内第二大館,編集出版該館善本題跋将為学術界提供豊富的原始文献,為鑑定古籍版本与名家手跡、印鑑提供依据;為当前正在開展的古籍普査、収蔵与保護工作貢献一重要工具。以如此形式、大規模地編纂出版一館題跋在大陸図書館尚属首創,意義重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