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69-70耶鲁文献上、下
編著者 : 张生编舒建中等译张生校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定価 : 6,600 円
出版年 : 2010/12 月
942p
■內容簡介:
耶魯文獻包羅萬象,其主要內容為南京大屠殺期間美國在甯人士貝德士、米爾士、威爾遜、史邁士、馬吉、福斯特等與其家人、 朋友的通信,日軍佔領南京前後的屠殺、淫掠實況和社會狀態,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國際救濟委員會救助中國人民的記錄,戰前和戰 後西方人士對南京及周邊地區的調查,他們對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形勢的研判 ,西方人士與日本外交官員及日本軍方的交涉過程, 福斯特等人拍攝于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照片,等等,是全面研究南京大屠殺史不可或缺的第三方資料,其中有些內容,我們曾根據日文 轉譯,收錄在《南京大屠殺史料集》中,現根據英文原檔重譯;有些內容與拉貝日記有共通之處,亦可見南京大屠殺史料的傳播範圍, 我們有節制地加以保存,以便讀者更全面地瞭解耶魯文獻的內涵。
目錄:
本冊說明
第一部分 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檔案
一、學院文獻 金陵大學通信:羅伯特·威爾遜 1936—1938
二、學院文獻 金陵大學通信:羅伯特·威爾遜 1937
三、學院文獻 金陵大學通信:羅伯特·威爾遜 1938—1941
第二部分 史德蔚和夫人檔
一、南京——中日戰爭期間的形勢(略)
二、金陵大學信劄 1937—1946
第三部分 貝德士檔
一、貝德士及其妻兒 1937年1—8月
二、貝德士及其妻兒 1937年9—10月
三、貝德士及其妻兒 1937年11—12月
四、貝德士及其妻兒 1938年1—5月
五、日本大使館,南京 1937—1939 日本大使館,上海1938
六、來自南京的消息
七、貝德士致麥金姆
八、南京國際救濟委員會 1941;金陵大學;創始人會1937—1938;全國基督教理事會,上海 1938
九、天國的朋友們
十、田伯烈 1936—1938
十一、中國報告和備忘錄 1935、1936年
十二、中國報告和備忘錄 1937—1938
十三、中日衝突中的南京 1937年11月
十四、中日衝突中的南京 1937年12月2—15日
十五、中日衝突中的南京 1937年12月16—20日
十六、中日衝突中的南京 1937年12月21—31日
十七、中日衝突中的南京 1938年1月
十八、中日衝突中的南京 1938年2月
十九、中日衝突中的南京 1938年3月
二十、中日衝突中的南京 1938年4月—11日
二十一、中日衝突中的南京 1939年
二十二、中日衝突中的南京 1940—1941
二十三、中日衝突中的南京(無日期)
二十四、政治和宗教情形 1937—1938
二十五、政治和宗教情形 1939年
二十六、A.J
二十七、A.L
二十八、中國差會信劄中的國家、公眾、社會事務 1935—1950
二十九、博士論文所附簡歷
第四部分 中國紀錄專案混雜的個人檔集第八組——普拉默·米爾士
一、米爾士與家庭通信——1938年1月3—10日
二、米爾士與家庭通信
三、米爾士與家庭通信 1938年2月19—26日
四、米爾士與家庭通信 1938年3月2—3日,內有貝德士2月26日筆記
五、米爾士與家庭通信 1938年3月9—20日 馬克西·史密斯的信以及拉貝講話
六、米爾士與家人通信 1938年3月18日、31日
第五部分 中國紀錄專案混雜的個人檔集第八組——安娜·墨菲特·賈維斯
第六部分 中國紀錄專案混雜的個人檔集第八組——福斯特夫婦文件
|
|